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图片
清澈的流水,漫过浅滩,滩上的白石,清晰可见;翠绿的蒲草,长势繁茂,鲜嫩得几乎能一把握住。
许多人家住在流水东西两岸,她们趁着皎洁的月光,正在水边浣洗衣裳。
注释
图片
白石滩:辋川的一个地方,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
蒲 : 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可以编席、作蒲包等。
堪:能够,可以。
把:握。
注释引用:百科赏析
图片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诗。
王维在《辋川集》序中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这是其中一首咏“白石滩”的作品。
王维的山水诗,素来以 “融情于景、以浅见深” 为妙,这首《白石滩》亦是如此 ——没有磅礴的山水画卷,只撷取山中月下的一段日常,却如同一帧流动的水墨小品,将自然之清、生活之闲藏于字里行间,尽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通透意境。
诗中所绘,是一幅 “月下浣纱图”——清浅的流水、洁白的滩石、翠绿的蒲草,皎洁的月光,浣纱的人家。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一二两句是说,清澈的流水,漫过浅滩,滩上的白石,清晰可见;翠绿的蒲草,长势繁茂,鲜嫩得几乎能一把握住。这是写“白石滩之景”。
首句铺展底色,“清浅” 写水之澄澈,视觉上便有了 “素净通透” 之感。第二句再添生机,“绿蒲” 是鲜活的色彩,“向堪把”(蒲草长势正好,伸手便能握住)是近景的细腻勾勒,仿佛能看见蒲叶在水中轻摇的姿态,让静态的滩涂有了动态的灵趣。
这幅 “画” 的妙处,更在 “留白” 与 “藏意”。前两句写景,未提 “人”,却为后两句的 “人” 埋下伏笔。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三四两句是说,许多人家住在流水东西两岸,她们趁着皎洁的月光,正在水边浣洗衣裳。这是写“心灵之桃源”。
如果说一二句是写白石滩的景色之美,清澈见底,绿意盎然,那么三四两句则着重从意境着手,凸显白石滩的静谧,安详,俨然有世外桃源之感。而这正是诗人向往的地方,诗人以“月下浣纱”的场景,道出了桃花源里的美好世界,这里与世无争,这里安静祥和,这里诗情画意。
这种 “不写之写”,让读者得以想象浣纱时的水声、月光下的静谧,比直接描摹更显含蓄动人。
诗中没有浓烈的情感,却藏着王维对山中生活的偏爱。“清浅”“白石”“绿蒲”“明月”,都是纯净、平和的意象,没有尘世的喧嚣;“浣纱明月下” 的生活,简单却充满诗意 —— 这不是刻意营造的 “世外桃源”,而是山中日常的本真模样。
王维以极简的笔墨,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无缝衔接,既展现了 “诗中有画” 的视觉之美,又传递出 “画中有诗” 的闲适心境,正如他笔下的隐居生活,不刻意求雅,却处处是雅。
《白石滩》以 “浣纱明月下” 的清淡显闲适,凭借寻常景致与日常片段,便勾勒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山中桃源。这正是王维山水诗的精髓:于细微处见天地,于平淡中藏真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配资论坛开户-配资实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