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石龙镇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办公室组织工作人员,带着宣传资料深入巡查巷、中山中路、太平路的沿街商铺及居民家中,向居民介绍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第一阶段的相关事宜。
“您好,我们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工作人员,这次来是为您介绍项目目前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相关情况。”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会结合规划图,向居民和商户清晰说明施工安排、时间节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面对大家提出的疑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认真倾听诉求,并承诺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对市民日常生活和商户经营的影响。同时,工作人员还积极收集大家对于街区改造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在后续工作中充分兼顾民生需求,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既能保留历史韵味,又能更好适配城市现代化建设。现场的居民和商户均表示理解与支持,为后续施工稳步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分四个阶段实施。整体改造内容涵盖街区内主街道的雨、污、供水管规整,高压电架电缆迁改下地,供电设备迁改入户、通讯管线整治、燃气管道铺设、停车场修整、道路路面铺装翻新、公厕升级翻新等。项目完成后不仅能提升街区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更能进一步激发老街活力。
目前即将开展的第一阶段工程是对巡查巷、中山中路局部、太平路局部进行施工围蔽。该阶段计划10月9日开工,预计2026年春节前拆除围蔽。此外,为兼顾通行需求与施工推进,围蔽期间将实行骑楼、主路错峰围蔽。骑楼围蔽时,主路对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及行人放行;主路围蔽时,骑楼的公共人行道将作为临时通道启用,确保居民出行与商户经营秩序稳定。
接下来,石龙镇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办公室将联合项目有关单位在中山路项目现场设置办公点,并安排专人轮流值守,为群众提供政策解读、诉求登记、进度反馈等服务;同步收集大家关于缓解施工影响、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议,确保沟通渠道“随时在线”,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民生问题,奋力把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兼具“老石龙记忆”与“潮流新活力”的城市客厅、承载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惠及周边群众的幸福空间,为东莞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深度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石龙经验”。
围蔽方案图示
点击链接查看公告:
(点击查看大图)
出品|石龙镇融媒体中心
文、编|卢引璋
图|卢引璋、谢云庭
视频|谢云庭
校对|邓乐希
值班编委|陈毅德
审发|戴晓东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众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配资论坛开户-配资实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