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9月25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下令,数百名美军将领紧急集结,要在下周之前赶到弗吉尼亚州海军基地,且没有给出任何原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很快表态,称这是“正常现象”。
要知道,美国军队层级庞大,将领数量多,光是上将、中将、少将加起来就超过600名。因此,美军高层会议通常分散进行,很少以这种大规模、临时性的“紧急集结”形式出现。只有极其特殊的情况才会大规模集结。
什么特殊情况呢?第一,涉及特大型演习的战略推演,比如冷战时期对苏联的全面作战模拟。第二,战争前的战略统一会议。比如伊拉克战争前,五角大楼曾召集过较多高层军官齐聚一堂共商战事。第三,美国国防战略大调整时期,像冷战结束初期那段时间。
那么这次美军将领大集结,是为了什么情况?
尽管特朗普和万斯都称这是“正常现象”,外界仍然高度紧张。数百名将领齐聚一堂,不仅规模罕见,而且卡在如今国际局势高度敏感时期,令人不免联想是否是美军重大军事行动的前兆。尤其是在印太方向。
截至2023年底,美军在海外约有17.3万现役军人,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近美军有计划缩减部分驻军,同时强化在印太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
另外,特朗普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反映出美军战略思维从“防御”向“进攻”的巨大转变。
且近年来,美军的战略文件中不断强调对中国的威慑。比如美国国防部于2022年发布的《国家防务战略》中明确指出,中国是美国的“节奏挑战者”。必须紧急行动,维持并加强美国的威慑力。
2023年发布的《国家军事战略》强调,通过整合美军各领域的能力,增强对中国等战略竞争对手的威慑力。
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美众议院通过了一项修正案,禁止国防部购买中国和俄罗斯国有企业生产的数字显示技术。
美国的防长赫克塞思曾经两次说过,说中国15枚高超音速导弹,20分钟就能击沉10艘美国航母,这背后则是反映了美军对未来战争的不确定性担忧。
因此在我看来,美军这很可能是在做一次系统性大调整,把分散在各地的兵力,重点集中到亚太地区,一来是为了削减成本,收缩海外。二来是集中火力,围堵中俄。
具体操作步骤或许是,减少低风险地区的常驻兵力,降低成本和政治负担。把有限的高端作战力量、高科技武器和航母战斗群部署到战略敏感区,强化威慑。
美国把兵力重点集中到亚太,强化航母战斗群、导弹防御、远程打击能力,这对其他大国来说,是个信号:不能坐以待毙。
中俄都在加速升级反制力量。比如我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反舰导弹能力持续增强;俄罗斯也在持续完善远程打击体系。这样一来,原本略微稳定的军备平衡,很可能被打破,进入新一轮竞赛。换句话说,美军自己在威慑别人,但也在间接逼着对手加码。
对美国盟友则意味着,以后不能再完全依赖美国“看门”。欧洲国家、日韩、澳大利亚等盟友将被迫增加军费、强化本地作战能力,否则暴露出来的防卫空白谁来填?
总的来说,美国这次动作,不光是战略调整,更像是一枚“信号弹”,告诉全世界,美国在全球棋盘上要重新落子,但这盘棋谁都不会轻松。
至于具体如何部署,我们还要看接下来会议后美军变动情况。
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配资论坛开户-配资实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