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初春,广州军区司令员张万年接到一道调令,调任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这年他62岁,临行前,他向中央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我广州的家就不搬了。”
张万年是个讲原则的人,从不随便开口提私事,但这一次他罕见的开口了,他说家里孩子正在学业的关键期,老婆的工作也离不开广州。
而且他觉得自己再过两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了,真不想让组织再折腾一遍,他是怕组织浪费,他知道自己迟早还得回广州,干脆这回就不搬了。
但没人想到,这一“不搬”就是整整13年,他本以为两年后就能退休,没想到一路走到了军委副主席的位置。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在战场上“拼命三郎”的张万年,为何到了退休边上还得调岗?他又是如何从“暂不搬家”的请求中,展现出一个将军的担当?
张万年1928年出生在山东黄县,家里穷得连鞋都穿不起,打小干农活,十几岁就给地主放牛,到1944年,他16岁,饿得实在不行了,一头扎进了八路军的队伍,他的理由很直接:“来,就是为混口饭吃。”
可他进了部队后才发现,这不是个吃饭的地方,是打仗的地方,枪林弹雨里,他咬着牙冲上去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打下来,他一共五次立功。
最出名的一次是带着二十几个人,俘虏了1500多个敌人,那年他才二十出头,已经是部队里人人叫“张大胆”的狠角色。
1968年,张万年被派到越南,担任军事顾问,那时候正是越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美军的飞机、坦克、火箭弹都不要钱地往密林里砸。
可张万年不怕,他研究地形,设计战术,还教越军怎么在热带丛林里打游击战,他提出的野战生存方案,直接让越军的战斗力起飞。
越南人背地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鬼一样的人”,美军吃了大亏,他回国后,把这套战法带回来,推动了解放军的训练改革,毛主席、周总理都对他做出的贡献赞不绝口。
到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张万年已经是127师师长,负责禄平县方向的主攻任务,越军知道他厉害,战前就在城墙上贴标语:“消灭127,活捉张万年!”苏联派来的军事顾问都把他列为“头号劲敌”。
可张万年压根不理那一套,他把指挥所直接设在距前线不到百米的地方,军长打电话批评他太冒险,他回了一句:“条令是死的,人是活的。”
打仗那几天,张万年天天睡在战壕边,指挥炮火覆盖70%的敌军后再发起冲锋,他说,“这是为了少死咱们自己的兵!”
禄平、奇穷河、谅山,他带着127师一路打了四场硬仗,歼敌1700多人,自己部队伤亡不到600人,越军想活捉他,结果连影子都没见到。
倒是有一次,敌人的特工队真的摸到了他指挥车边,打了16个弹孔,译电员当场牺牲,越南广播立即宣布:“张万年被俘。”结果半小时后,军委打来电话一问,张万年亲自接的:“我好着呢。”
1985年,张万年被调到广州军区,先是副司令,两年后当了司令员,部队那时问题不小:训练松散、纪律涣散、后勤浪费。
张万年一看就火了,他开始整顿“三风”——训练风、作风、生活风,搞训练不走过场,搞后勤不准糊弄,搞作风必须说到做到。
他推行了“考核挂钩评功”的制度,谁训练好,谁升职快,谁混日子,谁原地踏步,还搞出了个“钢钉管理法”,连营房的门把手都要检查干不干净。
1988年,他指挥赤瓜礁海战,设计了“以礁制礁”的防御体系,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他还搞了一场大规模红蓝对抗演习,第一次引入电子对抗,部队一下子从“老黄牛”变成了“钢铁军”。
1990年初,中央下达命令:张万年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这时候,张万年已经62岁,他没有推辞,但临行前找组织提了一个请求:“我广州的家就不搬了。”
他说得很清楚,孩子要准备高考,老婆工作稳定,自己两年后就退休,到时还是得回广州,不如这次就别动了,免得组织再费劲。
这个请求在当时其实不算常见,司令调任家属不动,这意味着很多后勤安排都要重新调整,可中央了解张万年的脾气,也知道他不是为自己谋私利,于是批准了。
就是谁也没想到,这一“不搬”,就是13年,张万年到济南军区后,干得一点不含糊,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时间不多,就一门心思抓训练、立规矩。
很多年轻军官回忆说,张万年的那两年,是他们成长最快的两年,1992年,他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晋升上将。
1995年,张万年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主管全军工作,他提出:“从严治党,是党指挥枪的保证。”要求高级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还强调,反腐不能手软,谁贪谁下,1997年,他亲自指挥驻港部队顺利进驻香港,整个行动滴水不漏,被称为“零失误作战”。
1998年长江大水,他亲自赶赴灾区,穿着雨靴在泥水里指挥抗洪,战士们说:“老司令比我们还拼。”
2003年,张万年退休,正式回到广州,这个家,他13年前没搬,如今终于回来了,有记者问他:“张司令,你怎么不写写回忆录?”
他摆摆手:“我就是干了点事,没啥可写的。”2015年,他去世,终年87岁,张万年这一生,打过仗,管过兵,治过军,干了四十多年,没出过一次岔子。
他不是不怕死,也不是不怕难,他怕的是组织吃亏,怕的是国家吃亏,那句“我广州的家就不搬了”,是一个老兵对组织的信任,也是他对自己一生安排的笃定。
信息来源:【红色记忆】上不愧党 下不愧兵——深切缅怀张万年将军‖邱吉灵 2022-08-16 11:05·方志四川
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配资论坛开户-配资实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