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是富有诗意的,因为其本质就是如此。
——博尔赫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读李商隐的诗,总让人觉着隔着一层面纱,朦胧,隐晦,曲折,让人捉摸不透。这首《夜雨寄北》写于李商隐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在一个下雨的秋夜,独居的诗人更感孤独。而北地长安友人的惦念和问候,让孤独的诗人内心重新燃起对未来的一点期盼。于是,在雨夜里李商隐写下这首诗,隐约表达他面对当下及未来的种种感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一个漂泊异乡的人,被人惦记,被问归期,是幸福的。故乡的人始终提醒着诗人,他有来处和归处,他应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而不是长期作无根之飘泊。诗人又何尝想过飘零异乡,但心中的理想和生活的无奈,总让人身不由己。所以诗人写下“未有期”三字,作为回答。这三个字饱含太多的无奈与心酸,现实生活总是充满诸多不确定,更何况未来之事。身如漂萍,如何能由自己做主。
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是富有诗意的,因为其本质就是如此。”身处孤独中的李商隐发现了此间巴山夜雨的诗意。人如果没有孤独,恐怕难以发现生命中的诗意。
都说,诗人笔下之物象是其心境的投射。这夜的雨下得很大,“涨”字有一种水满溢出之感。正如诗人此刻的心绪,孤独之感,思念之情,归乡之意,如秋雨倾泻而下,涨满水池。
图片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生活不能总没有盼头,有了目标和期待,才能助人熬过当下的孤苦寂寥。诗人说,相会的日子是在巴山夜雨再来的时候。这首诗中“巴山雨夜”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确切的现在,第二次在渺茫的未来。所以,“巴山夜雨”搭起了一座诗人心中通往未来的无形桥梁,让诗人从眼下的孤独无望中暂时解脱出来。怀抱着对未来的期盼,方可忍受无数的长夜,和无尽的等待。
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等待。诗人的等待何时是个头,只有等巴山夜雨再来的时候才知道。也许到那一天,诗人还会说“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配资论坛开户-配资实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