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划语
2021 年 9 月,广州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地市代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名单。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下称“AI 助推”项目)启动以来,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广州开放大学作为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试点方案,以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为教师成长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在广州市初步形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凝练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广州模式,打造广东省人工智能支持教育与教师改革的样板,在全国凸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广州特色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2024年下半年,受广州市教育局委托,广东教育杂志社对试点实验区、实验校形成的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进行了采访报道,并以“AI助推广州风”为主题在广东教育传媒南方号进行了第一批次系列化呈现;今年10月15日开始,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为主题,在广东教育传媒南方号进行第二批次系列化呈现。
相关文章阅读: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⑦|广州中学:立足校本研修,重构教师专业发展新样态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⑥|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东区幼儿园:AI助推成长,育人初心不改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⑤|广州市番禺区大龙中学:技术赋能教师,重塑教育范式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④|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智慧”赋能,“育”见未来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人工智能“解锁”教师队伍建设“新姿势”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②|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数智赋能,师业精进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广州示范①|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AI 破解新老教师衔接难题实践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培新学校教师谢小丽以《中国机长》驾驶舱玻璃爆裂危机为切入点,通过鼓风机气枪实验、“吹纸相吸”等递进探究及纸条机翼模型制作,结合智慧纸笔系统实时数据采集与AI技术分析,构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认知,推动物理核心素养落地;林月玲借助数字人创设沉浸式语境,依托智慧纸笔互动系统搭建内容结构双支架,通过限时测练、思维导图实时呈现及计时写作任务,结合AI辅助互评与反思升华,实现语言内化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这精彩的课堂场景,正是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培新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突破教师专业成长痛点,以智慧赋能教育教学的生动缩影。截止2025年5月,学校以数智赋能下的“5E”模式以读促写》《技术赋能下的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数字赋能下初中物理“玩研创”教学模式》等四节智慧赋能教学课例被花都区推荐至广州市评选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
智慧引擎,为教师成长注入核心动能
数智赋能路上,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坚实的平台支撑与专业的团队引领。培新学校精准发力,打造了以 AI 教研组为核心的智慧引擎,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起高效赋能的坚实平台。
培新学校组建的AI教研组,以学校党总支书记钟文海为带头人,从学校层面统筹规划,引领团队稳步前行。教研组在成员构成上精心布局,形成了以资深教师为“定盘星”、骨干教师为“主力军”、青年教师为“先锋队”的老中青梯队结构,实现了经验传承与前沿探索的有机结合。

钟文海在“数智赋能·构建AI+教学新样态”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作发言
活动资深教师凭借深厚的教学经验与教育智慧,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服务于教学本质,为教研创新把稳方向。骨干教师主要任务是将资深教师认可的理念、AI工具的功能与教学实际需求相结合,牵头设计出可复制、可推广的“AI赋能教学”标准课例与实践模式,并在备课组内进行示范引领。青年教师对新技术敏感度高、接受快,负责具体工具的操作、测试与数据初筛,积极尝试最新的AI功能,并将使用体验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团队,为优化应用模式提供鲜活的一手资料。这种高效的梯队协作模式,让AI教研组成为一个动态演进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全校教师的成长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智慧课堂,让智慧教学融入教师日常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能力提升的核心场景。培新学校以智慧纸笔系统为依托,创新构建“三维五步”共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智慧教学真正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实现了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步提升。
培新学校搭建了“软件+硬件”一体化智慧纸笔系统。硬件层基于点阵笔技术,打造“云、边、端”稳定架构,在不改变学生书写习惯的前提下,实现伴随式学情数据采集,为教师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信息提供了便捷途径。软件层的“AI大数据精准教学分析系统”整合主流大模型能力,涵盖AI批改、AI推荐、AI讲解、作业/练习/测验表现分析及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功能,覆盖课堂、作业、测验全场景。这一系统如同为教师配备了一位智能助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教师提供支持,使教师能够更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创新和学生引导上。目前,这一系统已在初一年级4个班级、初二7个班级、初三6个班级及1间智慧教室部署到位,惠及60位教师和827名学生。
道法教师王宝坚承担了初一 6 个班的教学任务并兼任备课组长,曾面临作业批改量大、无法精准辅导学生的困境。借助智慧纸笔系统,她课前可导入习题,课堂上通过智能笔实时检测学习成果,系统的即时反馈功能帮助她快速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教学。在她的带动下,道法备课组形成了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与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智慧纸笔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培新学校党总支书记钟文海说:“智慧纸笔系统应用以来,已累计支持 287 节课堂教学、1237 次师生互动,使教师批改量减少、讲评效率提高,在助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智慧纸笔系统的应用,学校教师建构了数智环境下的“三维五步”共学课堂模式,重塑了课堂教学范式。这一模式以“共学案”为数字化载体,通过智能笔与点阵纸的无缝结合,将“个体自主学、同伴互助学、小组交流展示、师生互动点评、引导总结提升”课中五步教学环节,与“课前预习导学、课后检测补漏”有机贯通。
课前,教师借助生成式 AI 备课,通过纸笔系统下发前置作业单;学生使用智慧纸笔完成共学案时,系统实时采集书写轨迹、答题数据,实现学情精准分析;小组讨论中,书写内容即时同步共享,支持笔迹批注与互动评价;师生互动环节,教师通过数据掌握全班知识薄弱点,开展靶向点评。同时,借助智慧纸笔的云端存储与AI分析能力,将学习场景向课前、课后延伸,课前推送个性化预习任务并生成学情报告,课后智能推送分层巩固练习,形成全流程数据闭环。

培新学校数智环境下的“三维五步”共学课堂模式图
智慧生态,夯实教师成长的坚实土壤
教师的全面成长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培新学校从教育环境、精准培训、协同共享等多维度发力,构建了全方位的智慧教育生态,为教师的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除了智慧纸笔系统的部署,培新学校还持续完善整体教育环境,为教师开展智慧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学校为 44 个教学班全面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软件,确保智慧教学工具的全面覆盖;同时,不断迭代升级教学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让教师能够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研、管理教学数据。这种全方位的智慧教育环境,消除了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硬件障碍,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创新与学生培养。
针对教师在数字素养方面存在的意识不足、应用能力薄弱等问题,培新学校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以及自身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实验校、广州市“智教云脑AI”项目试点校的优势,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智慧课堂构建两大核心,从生成式 AI 教育应用、智慧教育平台实践、纸笔系统深度场景解析等视域,为全体培新教师量身打造的赋能之旅。
培新学校还积极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通过校内研讨、校际合作、跨区域共享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构建开放协同的成长生态。在2025年5月29日花都区教育局城区指导中心主办、培新学校承办的“数智赋能·构建AI+教学新样态”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杜炫杰评价认为,学校依托智慧纸笔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评促教,通过数据驱动课堂从有效迈向高效。
从智慧引擎的搭建到智慧课堂的深耕,再到智慧生态的构建,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培新学校走出了一条“以智赋能教师成长,以师赋能教育提质”的特色之路。在这里,智慧技术不再是简单的教学辅助工具,而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核心支撑,推动教师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向智慧教学的转型。
作者:黄日暖
来源:广东教育杂志社
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配资论坛开户-配资实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